戲劇文學
《愛情觀自在》看破、放下、自在
甚麼是「自在」?
對於一般人來說,要吃就吃,要喝就喝,要玩就玩,無拘無束,甚至不需遵守任何規矩,這就叫「自在」。但這並非佛法講的「自在」,從佛的角度來看,這種態度並不自在,而是在放縱自己的意念與行為;由於放縱而造就種種惡業,產生種種邪見,人便會墮落,將來也會墮入三塗惡道[1]。
真正的「自在」,不是想做甚麼就甚麼,而是擺脫「煩惱」(Kleśa)的束縛。「煩惱」在一般人的觀念中,通常是指內心的煩悶苦惱或焦慮不安,但在佛教中包含的範圍要大得多,它不單指煩躁、苦悶、焦慮,還包括貪婪、執著、自私、傲慢、虛榮、妒忌、吝嗇、猜忌、憤怒、憎恨、殘酷、愚昧、無知等等。用通俗話來講,就是所有負面情緒、不好的心理狀態。煩惱是一種污染,它的根本源自三毒(Triviṣa):貪、嗔、癡;三毒的根本為「無明」(Avidyā)。無明泛指無智慧或愚癡,是一切煩惱的來源,也是一切苦之根本。
無法自主,不得自在
《愛情觀自在》是一部從佛學禪理的角度去探討愛情的話劇。故事一開頭,四位主角都是處於一種「不自在」的狀態,各有煩惱。阿修本是地產股票經紀,因為厭倦了營營役役的都市競爭生活而選擇避世修行;阿正活於未來,擔憂婚後的「半生」與「將來」,因此在婚禮上猶疑不決,心不安寧,煩惱頓生;小靜活於過去,沉醉往昔戀愛甜蜜,無法接受今天與愛人分離,變成「被拋棄嘅怨婦」,無法自在;而美娜則個性剛強,美娜嘗試抓緊現在,做一切事情都要「去到盡」,就連對愛人也會想到「盡情侮辱」、「盡情淫辱」,也不自在。《金剛經》有一段話:「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意思便是如此。從佛教的角度來看,四人都是活於「苦」(Duḥkha)[2]中。小靜飽受「愛別離苦」,那是與相愛的人分離而產生的極度痛苦;阿修所體驗到的是「怨憎會苦」,他厭倦工作,偏偏又要日日面對,工作與自己兩不相容,令他苦惱萬分;阿正是個理想主義者,事事追求完美,不滿足,即有所求,「求而不得」,豈不苦惱?美娜所承受的是「五陰熾盛苦」,當五陰集聚成身,如火熾燃,喜怒無常,以使她不能管束自己情緒,卻反過來被情緒牽扯,色陰熾盛,四大不調。劇中各人皆有煩惱,一切不能自主,因此不得自在。
觀照身心,求得自在
劇中還有一個舉足輕重的角色 ─「智源」法師,顧名思義,就是「智慧之源」,那是師父杜Sir巧妙地賦予人物的一個象徵。佛教所講的「智慧」叫做「般若」(Prajñā),那是對宇宙人生的洞察與認識;換句話說,就是對我們所生存的這個世界以及自我自身的洞察。佛法就是讓我們去認清宇宙人生的實相真理。
「觀自在」是觀世音菩薩的別名,《心經》的開頭:「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就是說觀世音菩薩在修行深奧的智慧時,觀照覺悟到五蘊都是空幻不實的。「五蘊」指色、受、想、行、識,我們凡夫的身體便是由五蘊和合而成。菩薩因「觀」而得「自在」,這種自在是我們本來具足的,無需別人給予。正所謂「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我們要觀照自身自心,要用般若智慧把自己的佛性之光觀照出來。智源便是「般若」的化身,劇中男女因他而得到啟發,在不同程度上觀照出自己的不足,從而放下執迷,求得自在。
娑婆世界,一切莫非是苦。而佛教主要的教義是導人離苦得樂。如何遠離痛苦而獲得快樂呢?在愛情方面,感情若受到過分的發展就容易形成欲望,如偏重於肉體的佔有,到頭來就將會演變成自私而束縛的牢籠。另一方面,感情得到昇華,就是愛;愛的昇華,就是博愛;再加以昇華,就是慈悲;慈能予樂,悲能拔苦,慈悲的最究竟,就是大慈大悲,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因此,我們要學習如何昇華自己的感情,不讓它過度畸形的發展,從實踐佛法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轉化與提昇自己感情的層次,使感性與理性得到平衡與協調,突破感情的樊籠,成為一個覺悟的人。
一念放下,萬般自在
佛教認為,世間一切事物皆為「無常」(Anitya),宇宙萬物,山河大地,一切有情眾生,包括我們五蘊假合之色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沒有因緣,就沒有一切。緣起緣滅,世間萬物沒有固定不變的自體,一切都在變化,遷流不息,其本性空。宇宙有成住壞空,人生有生老病死,不管內心還是外物,一切就如鏡花水月,夢幻泡影,無常便是世間的實相。佛經常說:「無常故苦」。既然凡事皆虛,就不必執著,更不必執著於「不執著」;像智源一樣不以「分別」,而是從「無分別」去看世情。唯有對一切現象不起執著,才不會生起愛憎怨惡等煩惱心。
要不起執著,關鍵在於「修」。相比起阿正、小靜和美娜,阿修大概是看破了,年紀輕輕就想到要出家去,所以辭掉工作來到佛寺參禪,一心向佛。阿「修」也是一個隱喻,他所「修」的是甚麼呢?佛經有云:「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癡。」學佛人首先要持「戒」,例如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然後「由戒生定,由定發慧」,最後以顯發般若佛智為目的,進退無礙,心離煩惱,自我圓滿,超生脫死,得大自在。
一念放下,萬般自在;唯有放下,才能自在。我們不能放下,那是因為我們還沒有看清宇宙人生的實相真理,只要我們把六根、六塵、六識[3]全都放下,便能找到真如佛性,自然就能夠超越生死的界限,離苦得樂。《愛情觀自在》的幾位角色,在智源的啟蒙下,漸漸放下執著,隨順因緣,活於當下,在追求般若智慧的過程中獲得了自在。
看破、放下、自在。人生如是,愛情如是。
壬寅初夏
演然
小說家、編劇、〈佛門網〉專欄作者。香港大學佛學研究碩士(優異)。2019年於日本京都國際學術論壇發表有關「空」的研究論文。
[1] 編按:佛教曰,眾生存在的世界有六道:三善道和三惡道(又稱三塗、三惡趣)。三善道為天、阿修羅、人;三惡道為畜生、餓鬼、地獄。
[2] 佛教的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與五陰熾盛苦。
[3] 編按:眼、耳、鼻、舌、身、意,稱之為六根,屬生理學意義上的感官;色、聲、香、味、觸、法,為六根所接觸的對象,稱為六塵,是物理學上的各類物質;六根接觸六塵,從而能判別出事物的異同,稱為六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