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文學
一座危樓中的天下—— 專訪《天下第一樓》編劇何冀平與導演司徒慧焯
文:香港話劇團戲劇文學部
何:何冀平
司徒:司徒慧焯
《天下第一樓》(以下簡稱《天》),故事背景講的是耳熟能詳的北京烤鴨,是華語金牌編劇何冀平的成名之作。香港話劇團戲劇文學部邀得編劇何冀平老師及導演司徒慧焯教授訪談,向觀眾分享這棟「危樓」的「活化」心得。
文:《天》自1988年首演,為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三部演出超過五百場的戲寶之一(另兩部為《雷雨》和《茶館》)。如今《天》三十四歲了,當下由話劇團演出粵語版本,地域文化不同,請問何老師有因這版本而修改劇本嗎?
何:沒有,此劇自1988年首演,劇本一字未改,這次除了普通話轉為粵語,劇本沒有任何改動。
文:《天》的故事橫跨十一載,這群烤鴨店裡的人,每一個都充滿著生命力,追求尊嚴,每一個角色都有著中國人的「韌」,甚至連看著一個員警,如何在歷經朝代更迭時,把疑惑轉化為順應,都能讓觀眾產生共鳴。對於這個戲的地基——「人」這個觀念,香港觀眾能在這齣戲裡感受到的是什麼?
何:一齣戲,每一個人的感受都不同。這個戲,可以看吃喝玩樂,可以看烤鴨的吃法做法,廚藝的煎炒烹炸,有百年老店的企業經營,有人的奮爭不息,拚搏不止,有對人生的感嘆,有對命運的不平不甘。我不會想讓觀眾看到什麼,倒是期待他們能看到什麼。
司徒:這個戲人物眾多,我在排練時希望這些角色都能被觀眾「認識」——即在觀眾的心裡擁有一席之地。他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都在這個世態炎涼的光譜下艱難求存,全劇裡沒有一個角色是滑稽的,有的只是荒謬的人生。
文:《天下第一樓》涉及許多商業社會的運行之道,當中對於盧孟實為「福聚德」扭轉乾坤的描寫更打進每一個人的心坎,而在香港,「商業」幾乎是這座城市的命脈,你們認為香港觀眾會從盧孟實身上得到何種啟發?
何:這個作品在韓國、日本演出時,來看戲的很多是CEO,他們看戲,還要看一家企業怎樣經營營運,知人善任,應對危機,抵擋內憂外患,轉危為安,這使我很驚喜,因為我在編寫的時候,完全沒有想到。
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香港人精明能幹,不論是大商家還是小市民,都有商業頭腦,很多人做過「老闆」,發過老闆夢,結果是有贏有虧,有賺有蝕。就算不是從商,也有為什麼踏上坦途,為什麼功敗垂成,怎樣才能東山再起,怎樣對待解甲歸田的詰問。劇中主要人物盧孟實、常貴等一世奮爭,經歷斗轉星移,風雲變幻,得到什麼,失去什麼,會不會給人警示警醒,不同的觀眾會有不同的思考。
司徒:於我而言,主角盧孟實並非單純的商人,更似是一個時代的創造者。他心中有理想,有謀略,想著怎樣去改變這個世界。我非常敬佩這個角色。所以在戲裡,我希望把他籌謀著的計劃呈現得更清楚。
每次只要一看到最後的那幅對聯,我都會感動。這齣戲對於心中有理想、有追求、有願景渴望達成的人來說,很容易被打動。在戲裡,其中一個我想抓住的重要線索,就是「誰是主人誰是客?」
表面上盧孟實是一個「入侵者」,他和周圍的人截然不同。但在戲的潛流裡,更像「入侵者」的,其實是大少爺和二少爺。我希望在演出時營造出這兩人好像並不屬於這裡的氣質,大少、二少和盧孟實之間的抗衡是上半場的衝突重點,直至大少、二少要搶回福聚德之時,盧孟實才會意識到,自己不得不學會放下—— 因為他曾經有雄心想做主人,但他做不到。
其實血緣才是真正的主人,但如果血緣真有如此重要,那麼它又是否有利於福聚德的發展?唏噓感由此而來,這是一種人間的蒼涼,觀眾可以扣連到現實世界中,正在經歷著的人生困境。
文:「民以食為天」,吃飯這件事是萬萬不能耽誤,是劇中一重要課題,你們希望觀眾能通過《天》講究的「吃」之中感受到什麼?
何:飲食,對有上千年文化的中國人尤為重要,我自己也喜歡吃,還喜歡做菜,為了寫這部戲,我考取二級廚師證書。「吃」是一門學問,智商高才會懂得煮、懂得吃。戲中的修鼎新,是一個會吃懂吃,研究一世美食的食家,他在戲中有一段關於吃的議論,講到吃與齊家治國做人的道理,也是我的心聲,願與眾方家共賞。
司徒:劇中每一個人說起食物時,其實講的就是自己。修鼎新用不同的文字去形容美食,王子西怎樣看蘿蔔絲餅,說的都是自己對人生的態度。這也帶出我想抓緊的另一重要線索,就是「人生五味」。
在劇中,一切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都有屬於自己的命脈,當我們看著一道精緻的美食被烹飪出來的過程,實際上是上了一堂人生的課。我們看的是人:看人去吃,看人形容吃……這是一個有趣的過程。
文:三十年過去,劇場演出的手段、形式、技法發生很多變化,此劇如今被譽為現實主義經典之作。兩位作為是次新版本的掌勺,會以何種手法重新烹調這盤「人生五味」?又期望觀眾看戲後帶走什麼?
司徒:這個戲表面上說的是一個家族,故事情節集中在福聚德裡的變遷,然而當挖掘得更深入,觀眾會感悟到於福聚德以外,存在著一個更大格局的世界,而福聚德正正是世界的核心,象徵著時代的流動。
福聚德就像劇中所言的一口「井」,在導演處理和空間設計上,都有比較重要的地位。「井」對中國人來說,有一些比較特別的意義。我們可以在一些成語裡找到端倪:坐井觀天、井底之蛙等等。我希望通過這口「井」告訴大家:不必侷限自己的眼光,外面有一個更大、更寬闊的世界。
福聚德不斷擴張,視覺設計上,觀眾會看到福聚德不斷地變化,愈來愈火紅,愈來愈大,但是正因為「大」,新的問題接踵而來:需要管理,需要運營,需要更多的考量,還要面臨被人眼紅,被人搶等等問題。
既然變化仍在持續,那什麼才是最好的?是第一幕,只得一間店鋪平房和一班土頭土腦的員工;抑或是第三幕,大樓落成,但慢慢進入一個虛偽的年代?
回望這十多載的福聚德,可能最初的時候,就是最好的時候。我希望可以喚起觀眾的「初心」,就像盧孟實,雖然在最後萬般帶不走,但始終留下了一些回憶。
何:現代寫意的舞台美術,扎實生活化的舞台表演,意味深長引人深思的結尾設計,都是此次排演的亮點。尤其是將烤鴨的烤爐,這個當年不准任何人靠近的禁區,從幕後搬上舞台,明火明廚,爐火焯焯,都是導演的心思和馳想。
但更重要的是,像曹禺先生說,好戲不是掌聲,不是笑聲,是觀眾帶著思考走出劇場。一個能夠引人思考的戲劇作品,舞台形式的變化只是手段,雋永不變的是主題。
我在香港生活已近三十五年,對香港中西交融的文化,藝術藝能的精湛,從來沒有懷疑過。這次,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香港話劇團主導,謝君豪及一班高水準專業演員、舞台美術精英,以現代手法,重新演繹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經典版本《天下第一樓》,這個消息轟動內地以至海外藝文界。如此陣容,逢此機遇,將我筆下的文字注入生命,展現於眾,作家相信直覺,必定成功,拭目以待。
何:何冀平
司徒:司徒慧焯
《天下第一樓》(以下簡稱《天》),故事背景講的是耳熟能詳的北京烤鴨,是華語金牌編劇何冀平的成名之作。香港話劇團戲劇文學部邀得編劇何冀平老師及導演司徒慧焯教授訪談,向觀眾分享這棟「危樓」的「活化」心得。
文:《天》自1988年首演,為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三部演出超過五百場的戲寶之一(另兩部為《雷雨》和《茶館》)。如今《天》三十四歲了,當下由話劇團演出粵語版本,地域文化不同,請問何老師有因這版本而修改劇本嗎?
何:沒有,此劇自1988年首演,劇本一字未改,這次除了普通話轉為粵語,劇本沒有任何改動。
文:《天》的故事橫跨十一載,這群烤鴨店裡的人,每一個都充滿著生命力,追求尊嚴,每一個角色都有著中國人的「韌」,甚至連看著一個員警,如何在歷經朝代更迭時,把疑惑轉化為順應,都能讓觀眾產生共鳴。對於這個戲的地基——「人」這個觀念,香港觀眾能在這齣戲裡感受到的是什麼?
何:一齣戲,每一個人的感受都不同。這個戲,可以看吃喝玩樂,可以看烤鴨的吃法做法,廚藝的煎炒烹炸,有百年老店的企業經營,有人的奮爭不息,拚搏不止,有對人生的感嘆,有對命運的不平不甘。我不會想讓觀眾看到什麼,倒是期待他們能看到什麼。
司徒:這個戲人物眾多,我在排練時希望這些角色都能被觀眾「認識」——即在觀眾的心裡擁有一席之地。他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都在這個世態炎涼的光譜下艱難求存,全劇裡沒有一個角色是滑稽的,有的只是荒謬的人生。
文:《天下第一樓》涉及許多商業社會的運行之道,當中對於盧孟實為「福聚德」扭轉乾坤的描寫更打進每一個人的心坎,而在香港,「商業」幾乎是這座城市的命脈,你們認為香港觀眾會從盧孟實身上得到何種啟發?
何:這個作品在韓國、日本演出時,來看戲的很多是CEO,他們看戲,還要看一家企業怎樣經營營運,知人善任,應對危機,抵擋內憂外患,轉危為安,這使我很驚喜,因為我在編寫的時候,完全沒有想到。
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香港人精明能幹,不論是大商家還是小市民,都有商業頭腦,很多人做過「老闆」,發過老闆夢,結果是有贏有虧,有賺有蝕。就算不是從商,也有為什麼踏上坦途,為什麼功敗垂成,怎樣才能東山再起,怎樣對待解甲歸田的詰問。劇中主要人物盧孟實、常貴等一世奮爭,經歷斗轉星移,風雲變幻,得到什麼,失去什麼,會不會給人警示警醒,不同的觀眾會有不同的思考。
司徒:於我而言,主角盧孟實並非單純的商人,更似是一個時代的創造者。他心中有理想,有謀略,想著怎樣去改變這個世界。我非常敬佩這個角色。所以在戲裡,我希望把他籌謀著的計劃呈現得更清楚。
每次只要一看到最後的那幅對聯,我都會感動。這齣戲對於心中有理想、有追求、有願景渴望達成的人來說,很容易被打動。在戲裡,其中一個我想抓住的重要線索,就是「誰是主人誰是客?」
表面上盧孟實是一個「入侵者」,他和周圍的人截然不同。但在戲的潛流裡,更像「入侵者」的,其實是大少爺和二少爺。我希望在演出時營造出這兩人好像並不屬於這裡的氣質,大少、二少和盧孟實之間的抗衡是上半場的衝突重點,直至大少、二少要搶回福聚德之時,盧孟實才會意識到,自己不得不學會放下—— 因為他曾經有雄心想做主人,但他做不到。
其實血緣才是真正的主人,但如果血緣真有如此重要,那麼它又是否有利於福聚德的發展?唏噓感由此而來,這是一種人間的蒼涼,觀眾可以扣連到現實世界中,正在經歷著的人生困境。
文:「民以食為天」,吃飯這件事是萬萬不能耽誤,是劇中一重要課題,你們希望觀眾能通過《天》講究的「吃」之中感受到什麼?
何:飲食,對有上千年文化的中國人尤為重要,我自己也喜歡吃,還喜歡做菜,為了寫這部戲,我考取二級廚師證書。「吃」是一門學問,智商高才會懂得煮、懂得吃。戲中的修鼎新,是一個會吃懂吃,研究一世美食的食家,他在戲中有一段關於吃的議論,講到吃與齊家治國做人的道理,也是我的心聲,願與眾方家共賞。
司徒:劇中每一個人說起食物時,其實講的就是自己。修鼎新用不同的文字去形容美食,王子西怎樣看蘿蔔絲餅,說的都是自己對人生的態度。這也帶出我想抓緊的另一重要線索,就是「人生五味」。
在劇中,一切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都有屬於自己的命脈,當我們看著一道精緻的美食被烹飪出來的過程,實際上是上了一堂人生的課。我們看的是人:看人去吃,看人形容吃……這是一個有趣的過程。
文:三十年過去,劇場演出的手段、形式、技法發生很多變化,此劇如今被譽為現實主義經典之作。兩位作為是次新版本的掌勺,會以何種手法重新烹調這盤「人生五味」?又期望觀眾看戲後帶走什麼?
司徒:這個戲表面上說的是一個家族,故事情節集中在福聚德裡的變遷,然而當挖掘得更深入,觀眾會感悟到於福聚德以外,存在著一個更大格局的世界,而福聚德正正是世界的核心,象徵著時代的流動。
福聚德就像劇中所言的一口「井」,在導演處理和空間設計上,都有比較重要的地位。「井」對中國人來說,有一些比較特別的意義。我們可以在一些成語裡找到端倪:坐井觀天、井底之蛙等等。我希望通過這口「井」告訴大家:不必侷限自己的眼光,外面有一個更大、更寬闊的世界。
福聚德不斷擴張,視覺設計上,觀眾會看到福聚德不斷地變化,愈來愈火紅,愈來愈大,但是正因為「大」,新的問題接踵而來:需要管理,需要運營,需要更多的考量,還要面臨被人眼紅,被人搶等等問題。
既然變化仍在持續,那什麼才是最好的?是第一幕,只得一間店鋪平房和一班土頭土腦的員工;抑或是第三幕,大樓落成,但慢慢進入一個虛偽的年代?
回望這十多載的福聚德,可能最初的時候,就是最好的時候。我希望可以喚起觀眾的「初心」,就像盧孟實,雖然在最後萬般帶不走,但始終留下了一些回憶。
何:現代寫意的舞台美術,扎實生活化的舞台表演,意味深長引人深思的結尾設計,都是此次排演的亮點。尤其是將烤鴨的烤爐,這個當年不准任何人靠近的禁區,從幕後搬上舞台,明火明廚,爐火焯焯,都是導演的心思和馳想。
但更重要的是,像曹禺先生說,好戲不是掌聲,不是笑聲,是觀眾帶著思考走出劇場。一個能夠引人思考的戲劇作品,舞台形式的變化只是手段,雋永不變的是主題。
我在香港生活已近三十五年,對香港中西交融的文化,藝術藝能的精湛,從來沒有懷疑過。這次,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香港話劇團主導,謝君豪及一班高水準專業演員、舞台美術精英,以現代手法,重新演繹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經典版本《天下第一樓》,這個消息轟動內地以至海外藝文界。如此陣容,逢此機遇,將我筆下的文字注入生命,展現於眾,作家相信直覺,必定成功,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