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文學
每人心中的小島──劇場人談《小島.餘香》 | 黃銳爍
「這個劇本裡寫的,
也是年輕人的一種生存狀態。」
--------------
文:香港話劇團戲劇文學部
黃:黃銳爍
--------------
文:你跟《小島芸香》是如何產生緣分的?
黃:沒記錯的話,應該是2012年,我在廣州的大學讀本科,廣州有一家喜歡搞點實驗戲劇的酒吧,正好在做《小》的劇本朗讀,就認識了。
剛好,那一年學校的劇社招新人,想找一個適合的劇本,所以選了《小》。我覺得這個劇本很適合年輕人——這不是一個社會性很強,或者聽起來有一個沉重的、龐大的議題的劇本。這是一個很清新、很浪漫、很簡單的劇本。在小島上有兩個人,一個一直在等待,一個來了小島,然後相識相知。
我個人覺得《小》這個劇本是很古典的,我指的不是它的外在形式,而是它的內容和精神內核是古典的。這個劇本的女主角——蘇青,她有意念,有堅持,有自己要想要的一種虛幻的東西。這是古典戲曲、古典小說裡面都存在的——理想、情義等等。好像是有甚麼東西,高於這個戲劇人物之上——明知追尋不到的東西,但仍然還要追求。進入現代,我恰恰覺得,這種東西就沒有這麼明顯了。
文:你那時安排了十來位男女演員來演蔣平和蘇青,有甚麼特別的處理嗎?
黃:那是一個很小型的演出,不是燈光、舞美很齊全的正式演出。當時在劇社排練的時候,因男演員數目所限,所以有時候蘇青和蔣平的戲會有些「混亂」,例如有些場次,是兩個女生一起演。這令我發現,這劇本不單單講的是男人和女人的關係,也講了人和人的關係。
最近重讀這個劇本,我發現蔣平是很典型的男性形象:他看到蘇青的眼睛不好,於是想要帶她離開這裡,去治療疾病。這種想要拯救一個人的想法,非常之男性!男性總是希望能做一些幫助、改變的事情,樹立自己一個救世主的英雄形象。
文:《小》還引起你甚麼共鳴?
黃:我記得我一位老師曾經說過,怎麼去判斷一個藝術作品是不是通俗的?可以看它的結尾,譬如沈從文的《邊城》:「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這樣的結局,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小》也是。就說最後一場戲吧,當年的同學較少戲劇經驗,不知道那個「男人」真正是誰,或何時回來,這樣的戲,就比較要求觀眾的閱讀水平。
另外,我覺得人總會有一些時刻,會像蔣平和蘇青一樣生活。劇本裡面有台詞說:「讓我覺得自己沒有那麼失敗。」現代人有各種各樣的壓力,像工作壓力、家庭壓力等等,是很不健康的。的確需要找一個地方,去好好地「生活」一下,可以說是逃避,但也可以說是面對自己的過程。蔣平在這個島上生活了半年,觀察這裡,觀察蘇青,也是觀察自己,最後決定要離開。這個劇本裡寫的,也是年輕人的一種生存狀態。
文:這一齣戲在各地演過很多版本,潘Sir也許是特意抽空了所有的時間、地點,去找到一種共同感、一種「宇宙性」。
黃:我對「宇宙性」這個詞的記憶,是源於潘Sir另一個劇本——《親愛的,胡雪巖》,裡面有非常明顯的宇宙性:一隻鹿在黑洞裡跑來跑去,四處亂撞。我發現潘Sir 的劇本裡,總會有一些超現實的部分,譬如《小》中飛過海洋的甲蟲、一顆可以被自己命名的星星等。對比潘Sir其他作品,反而在這個劇本中,我看到的語言實驗少了很多。
潘S i r 的劇本在香港話劇創作裡有非常重要的位置。1980至90年,是香港劇作的一個爆發期;整個八、九十年代,香港的劇本多聚焦於「九七」等宏大議題,但潘Sir的「昆蟲系列」則著眼於小人物去講香港的人文風情,取向截然不同。
我覺得潘Sir在香港劇本的發展過程中,起到了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像音樂中的貝多芬、現代戲劇發展中的契訶夫,都是非常重要的人物。但現在在內地,我覺得對潘Sir劇本的研究還是太少了,希望未來可以有更多的空間和機會!
(整理:喻汀芷)
--------------
黃銳爍
舞台劇編劇、導演、上海戲劇學院博士生。編劇、導演作品有《易魂記》、《借問湯先生》、《梧桐驚秋夢》、《發育正常》、《花火》、《改命》、《風雲兒女》等。
也是年輕人的一種生存狀態。」
--------------
文:香港話劇團戲劇文學部
黃:黃銳爍
--------------
文:你跟《小島芸香》是如何產生緣分的?
黃:沒記錯的話,應該是2012年,我在廣州的大學讀本科,廣州有一家喜歡搞點實驗戲劇的酒吧,正好在做《小》的劇本朗讀,就認識了。
剛好,那一年學校的劇社招新人,想找一個適合的劇本,所以選了《小》。我覺得這個劇本很適合年輕人——這不是一個社會性很強,或者聽起來有一個沉重的、龐大的議題的劇本。這是一個很清新、很浪漫、很簡單的劇本。在小島上有兩個人,一個一直在等待,一個來了小島,然後相識相知。
我個人覺得《小》這個劇本是很古典的,我指的不是它的外在形式,而是它的內容和精神內核是古典的。這個劇本的女主角——蘇青,她有意念,有堅持,有自己要想要的一種虛幻的東西。這是古典戲曲、古典小說裡面都存在的——理想、情義等等。好像是有甚麼東西,高於這個戲劇人物之上——明知追尋不到的東西,但仍然還要追求。進入現代,我恰恰覺得,這種東西就沒有這麼明顯了。
文:你那時安排了十來位男女演員來演蔣平和蘇青,有甚麼特別的處理嗎?
黃:那是一個很小型的演出,不是燈光、舞美很齊全的正式演出。當時在劇社排練的時候,因男演員數目所限,所以有時候蘇青和蔣平的戲會有些「混亂」,例如有些場次,是兩個女生一起演。這令我發現,這劇本不單單講的是男人和女人的關係,也講了人和人的關係。
最近重讀這個劇本,我發現蔣平是很典型的男性形象:他看到蘇青的眼睛不好,於是想要帶她離開這裡,去治療疾病。這種想要拯救一個人的想法,非常之男性!男性總是希望能做一些幫助、改變的事情,樹立自己一個救世主的英雄形象。
文:《小》還引起你甚麼共鳴?
黃:我記得我一位老師曾經說過,怎麼去判斷一個藝術作品是不是通俗的?可以看它的結尾,譬如沈從文的《邊城》:「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這樣的結局,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小》也是。就說最後一場戲吧,當年的同學較少戲劇經驗,不知道那個「男人」真正是誰,或何時回來,這樣的戲,就比較要求觀眾的閱讀水平。
另外,我覺得人總會有一些時刻,會像蔣平和蘇青一樣生活。劇本裡面有台詞說:「讓我覺得自己沒有那麼失敗。」現代人有各種各樣的壓力,像工作壓力、家庭壓力等等,是很不健康的。的確需要找一個地方,去好好地「生活」一下,可以說是逃避,但也可以說是面對自己的過程。蔣平在這個島上生活了半年,觀察這裡,觀察蘇青,也是觀察自己,最後決定要離開。這個劇本裡寫的,也是年輕人的一種生存狀態。
文:這一齣戲在各地演過很多版本,潘Sir也許是特意抽空了所有的時間、地點,去找到一種共同感、一種「宇宙性」。
黃:我對「宇宙性」這個詞的記憶,是源於潘Sir另一個劇本——《親愛的,胡雪巖》,裡面有非常明顯的宇宙性:一隻鹿在黑洞裡跑來跑去,四處亂撞。我發現潘Sir 的劇本裡,總會有一些超現實的部分,譬如《小》中飛過海洋的甲蟲、一顆可以被自己命名的星星等。對比潘Sir其他作品,反而在這個劇本中,我看到的語言實驗少了很多。
潘S i r 的劇本在香港話劇創作裡有非常重要的位置。1980至90年,是香港劇作的一個爆發期;整個八、九十年代,香港的劇本多聚焦於「九七」等宏大議題,但潘Sir的「昆蟲系列」則著眼於小人物去講香港的人文風情,取向截然不同。
我覺得潘Sir在香港劇本的發展過程中,起到了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像音樂中的貝多芬、現代戲劇發展中的契訶夫,都是非常重要的人物。但現在在內地,我覺得對潘Sir劇本的研究還是太少了,希望未來可以有更多的空間和機會!
(整理:喻汀芷)
--------------
黃銳爍
舞台劇編劇、導演、上海戲劇學院博士生。編劇、導演作品有《易魂記》、《借問湯先生》、《梧桐驚秋夢》、《發育正常》、《花火》、《改命》、《風雲兒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