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文學
喜劇是「我們」的藝術
從古希臘時期起,喜劇(Comedy)就有別於悲劇(Tragedy),悲劇探討的是神明與國王,而喜劇關心的是凡夫俗子。喜劇的希臘語詞源κωμωδία(Komoidia)源自於祭祀酒神時的狂歡隊伍歌舞,隊伍巡遊期間民眾不受階級觀念的限制,可以即興載歌載舞,互相嘲諷戲謔,因此,溯源喜劇的歷史,它具有供全民參與的公共性,以及打破階級觀念的潛力。亞里士多德在《詩學》中如此言道:「喜劇傾向於描繪比今天的人差的人,悲劇則傾向於描繪比今天的人好的人」,喜劇的本質不在於頌揚崇高的價值,而是揭示生活的現實,亦正如此,它常對道德與權貴進行批判,容易被刻上「低級」的烙印。然而,喜劇具有野草般的生命力,若悲劇需要登上大雅之堂,讓觀眾似於神聖的氛圍中共同沉浸,那麼喜劇則更有可能成長於大眾的空間,在輕鬆自由的氛圍下打破拘謹,讓笑聲蔓延。
從即興喜劇看集體創作
在漫長的黑暗時期,歐洲並沒有正式的劇場,宗教佔據了政治和文化的主導地位,導致戲劇長時間被禁止,直到教會發現戲劇能夠有效地傳遞故事、教化民眾,各種道德劇、聖跡劇及神秘劇等相繼出現,由室內的教堂輾轉演至室外的舞台。十六世紀中後旬,宗教戲劇衰落,描繪市民大眾生活及諷刺權貴的劇種開始發展,即興喜劇(Commedia dell’arte)亦是其中之一。級」的烙印。然而,喜劇具有野草般的生命力,若悲劇需要登上大雅之堂,讓觀眾似於神聖的氛圍中共同沉浸,那麼喜劇則更有可能成長於大眾的空間,在輕鬆自由的氛圍下打破拘謹,讓笑聲蔓延。
這種形式的劇場聚焦於演員本身,並不依賴傳統文本,甚至只得大綱,注重即興與靈活性,成群的演員常在鄉間小路或大街小巷中巡迴演出。為了讓各地民眾都能理解角色的來龍去脈,演員開始使用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流傳下來的角色原型,戴上獨特的面具,以樣板角色的設定在簡單的前提下進行演出。演員在扮演角色的同時,也參與雜耍、舞蹈和音樂的創作與演繹,因此,喜劇潛藏著演員集體創作的基因。
「笑」的共同文化與群體性
正如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在其著作《笑》(Laughter: An Essay on the Meaning of the Comic)所述,我們的笑聲總是來自一個群體 (Our laughter is always the laughter of a group),「笑」是屬於群體的,人們懂得笑自己所屬圈子內的笑話,但對於其他圈子的笑話可能感到困惑。假若我說某所學校的笑話,如果你未曾在該學校就讀過,你可能會一頭霧水,不明白「笑點」在哪,因此,「笑」是群體間共同分享的語言和文化,亦因此,當喜劇更貼近人類自身的文化背景與生活經驗,將不易理解的人類行為轉化為可理解的故事時,
懂得笑的群體圈子將會更廣。
亦基於笑的「群體性」,當一群人能夠相互分享共同的經驗時,笑能在群體當中蔓延,如回聲一般,一群人一起笑疊加起來的能量比單獨一人笑的能量更為強大,笑能拉近彼此,代表了集體團結的現象,正如在橫街大巷中演出的即興喜劇,通過簡單佈置反而營造出社會大眾皆能參與的社區空間,讓大家共同經歷、共同歡笑。笑聲傳染笑聲是喜劇的重要元素,因此,即使同一演員於同一地點演出同一劇目,只要觀眾有所不同,喜劇的效果也會有所不同,除了演出本身,觀眾的參與亦會影響喜劇的節奏及能量,是演出不可或缺的一環。
由三百多年前的法國到今天的香港正因「笑」具有共同經驗的特質,杰(此作導演及編劇)於創作初期已打算把莫翁的故事移植至華人文化背景中。在構思改編方向時,我們讀到Bergson的一些論述,如「笑……能使我們的心靈與社會生活保持自由」(Laughter…keep our minds and social lives elastic) 、「笑是對僵化的矯正」(Laughter is its (rigidity) corrective),因此,我們萌生將作品移植至「江湖武林」的想法,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是各式各樣的「人」的集合,除了有門派與輩分的束縛、恩冤及情仇的糾纏,亦涵蘊打破約定俗成常規的想像與渴望。
為了拉近與香港觀眾的距離,我們選擇借鑑本地電影及武俠小說中深入人心的角色,作為本劇人物的原型,就像莫里哀的原著《史嘉本的詭計》(Molière’s Les Fourberies de Scapin)借鑑了即興喜劇的面譜角色一樣,以讓觀眾更容易進入故事世界。
屬於「我們」的集體創作
結合原著故事,我們以一位不諳武功的家僕(小人物)以機智在兩幫中求存作為劇本的起點。喜劇如同排練武功陣法,需要各方互相配合,在討論劇本初期,杰已提出參考即興喜劇形式,將各種舞台元素應用於敘事及表演上,根據設計師及戲劇構作的創意,進一步打磨劇本,若觀眾細心留意,會發現一些情節的安排與佈景設計相關。
喜劇是一門高度錘鍊的藝術,需要精密設計,因此除了編劇本身,當演員熟習角色後,他們亦為劇本進行加工,圓潤台詞、動作及節奏,使笑位更為精準。除了劇本上的群策群力,在舞台調度上,杰亦為各方提供創作空間,在作曲及音響設計師的工作坊中,演員亦參與了舞台聲效的創作,在如同戲台般簡約的空間上,演員不僅飾演角色,亦負責營造氛圍及製造舞台效果。
如今成品,正是「我們」的集體創作,除了主要設定的借用,已遠離莫里哀的經典原著,如此改編當然不會自詡比喜劇大師的技法高明,但喜劇是關乎當下,當下,正是來自於我們自身的共同文化背景,因此,我們希望以當下的語言讓觀眾共同經驗,共同參與,你們的笑聲是「我們」創作的最後一環,當「你們」成為「我們」,演出才有生命,一個人的創意或許有限,但集體的創意卻是無限。
郭永康
香港話劇團戲劇文學部經理、
《史家本第二零二三回之伏虎降龍》及
《史家本第二零二四回之伏虎降龍》編劇
從即興喜劇看集體創作
在漫長的黑暗時期,歐洲並沒有正式的劇場,宗教佔據了政治和文化的主導地位,導致戲劇長時間被禁止,直到教會發現戲劇能夠有效地傳遞故事、教化民眾,各種道德劇、聖跡劇及神秘劇等相繼出現,由室內的教堂輾轉演至室外的舞台。十六世紀中後旬,宗教戲劇衰落,描繪市民大眾生活及諷刺權貴的劇種開始發展,即興喜劇(Commedia dell’arte)亦是其中之一。級」的烙印。然而,喜劇具有野草般的生命力,若悲劇需要登上大雅之堂,讓觀眾似於神聖的氛圍中共同沉浸,那麼喜劇則更有可能成長於大眾的空間,在輕鬆自由的氛圍下打破拘謹,讓笑聲蔓延。
這種形式的劇場聚焦於演員本身,並不依賴傳統文本,甚至只得大綱,注重即興與靈活性,成群的演員常在鄉間小路或大街小巷中巡迴演出。為了讓各地民眾都能理解角色的來龍去脈,演員開始使用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流傳下來的角色原型,戴上獨特的面具,以樣板角色的設定在簡單的前提下進行演出。演員在扮演角色的同時,也參與雜耍、舞蹈和音樂的創作與演繹,因此,喜劇潛藏著演員集體創作的基因。
「笑」的共同文化與群體性
正如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在其著作《笑》(Laughter: An Essay on the Meaning of the Comic)所述,我們的笑聲總是來自一個群體 (Our laughter is always the laughter of a group),「笑」是屬於群體的,人們懂得笑自己所屬圈子內的笑話,但對於其他圈子的笑話可能感到困惑。假若我說某所學校的笑話,如果你未曾在該學校就讀過,你可能會一頭霧水,不明白「笑點」在哪,因此,「笑」是群體間共同分享的語言和文化,亦因此,當喜劇更貼近人類自身的文化背景與生活經驗,將不易理解的人類行為轉化為可理解的故事時,
懂得笑的群體圈子將會更廣。
亦基於笑的「群體性」,當一群人能夠相互分享共同的經驗時,笑能在群體當中蔓延,如回聲一般,一群人一起笑疊加起來的能量比單獨一人笑的能量更為強大,笑能拉近彼此,代表了集體團結的現象,正如在橫街大巷中演出的即興喜劇,通過簡單佈置反而營造出社會大眾皆能參與的社區空間,讓大家共同經歷、共同歡笑。笑聲傳染笑聲是喜劇的重要元素,因此,即使同一演員於同一地點演出同一劇目,只要觀眾有所不同,喜劇的效果也會有所不同,除了演出本身,觀眾的參與亦會影響喜劇的節奏及能量,是演出不可或缺的一環。
由三百多年前的法國到今天的香港正因「笑」具有共同經驗的特質,杰(此作導演及編劇)於創作初期已打算把莫翁的故事移植至華人文化背景中。在構思改編方向時,我們讀到Bergson的一些論述,如「笑……能使我們的心靈與社會生活保持自由」(Laughter…keep our minds and social lives elastic) 、「笑是對僵化的矯正」(Laughter is its (rigidity) corrective),因此,我們萌生將作品移植至「江湖武林」的想法,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是各式各樣的「人」的集合,除了有門派與輩分的束縛、恩冤及情仇的糾纏,亦涵蘊打破約定俗成常規的想像與渴望。
為了拉近與香港觀眾的距離,我們選擇借鑑本地電影及武俠小說中深入人心的角色,作為本劇人物的原型,就像莫里哀的原著《史嘉本的詭計》(Molière’s Les Fourberies de Scapin)借鑑了即興喜劇的面譜角色一樣,以讓觀眾更容易進入故事世界。
屬於「我們」的集體創作
結合原著故事,我們以一位不諳武功的家僕(小人物)以機智在兩幫中求存作為劇本的起點。喜劇如同排練武功陣法,需要各方互相配合,在討論劇本初期,杰已提出參考即興喜劇形式,將各種舞台元素應用於敘事及表演上,根據設計師及戲劇構作的創意,進一步打磨劇本,若觀眾細心留意,會發現一些情節的安排與佈景設計相關。
喜劇是一門高度錘鍊的藝術,需要精密設計,因此除了編劇本身,當演員熟習角色後,他們亦為劇本進行加工,圓潤台詞、動作及節奏,使笑位更為精準。除了劇本上的群策群力,在舞台調度上,杰亦為各方提供創作空間,在作曲及音響設計師的工作坊中,演員亦參與了舞台聲效的創作,在如同戲台般簡約的空間上,演員不僅飾演角色,亦負責營造氛圍及製造舞台效果。
如今成品,正是「我們」的集體創作,除了主要設定的借用,已遠離莫里哀的經典原著,如此改編當然不會自詡比喜劇大師的技法高明,但喜劇是關乎當下,當下,正是來自於我們自身的共同文化背景,因此,我們希望以當下的語言讓觀眾共同經驗,共同參與,你們的笑聲是「我們」創作的最後一環,當「你們」成為「我們」,演出才有生命,一個人的創意或許有限,但集體的創意卻是無限。
郭永康
香港話劇團戲劇文學部經理、
《史家本第二零二三回之伏虎降龍》及
《史家本第二零二四回之伏虎降龍》編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