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牙兒五更》:一煲靈魂的荒誕大雜燴(東北口味)
問︰香港話劇團戲劇文學部編輯吳俊鞍
答︰《月牙兒五更》編劇郭海浩
問︰可否用一句話介紹你的入圍劇本?
答︰把人的靈魂放在酸菜豬肉粉條鍋裡燉兩個鐘頭。
問︰你如何創作劇本中的角色?
答︰我平時生活中喜歡捕捉人們的一些隱蔽幽微的小心思,在創作角色時,我會為角色設置一個小心思,甚至只是一句不太通常的對白、一個不合時宜的語氣。我會把它們當作一種創作的錨點,由此反推到底是何種性格何種經歷的人會有這種小心思小語氣。
問︰現時的劇本中,你最喜歡哪一場戲?
答︰我最喜歡兩兄弟在村委會對峙的那場戲。那場戲比較有趣,我比較喜歡有趣的戲分。同時那場戲算是整個故事矛盾的一個激化點,但是沒有得到解決,反而把故事推向了更加荒誕與矛盾的境地。
問︰「風箏計劃」讀劇和精煉的過程對你有甚麼啟發?
答︰戲劇劇本一定要放在舞台上試一下,不論是通過表演或者讀劇。我的老家有一句俚語︰「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在深圳讀劇演出時,我仿佛重新認識了自己的劇本。在舞台下感受到的語言、質感、節奏會更加真實、清晰。這或許也是戲劇文體與小說詩歌等其他文體最大的不同。
問︰如何修改劇本?
答︰「唔知!」改劇本比寫劇本難好多喔!我仍在努力。
問︰有甚麼特別的編劇秘訣和方法?或者小習慣上?
答︰如果要寫一個現實主義劇本的話,有時候我會先把一場戲的最後一個場面,甚至最後一句話先想出來。它可能是個「休止符」,也可能是某種情緒延宕的開始。然後我開始讓戲向著這個場面發展。
問︰為甚麼喜歡寫劇本?
答︰我可能算是「演而優則寫」了,認真演戲演得多,寫劇本好像一個理所當然的事。
問︰在劇本創作的路上,你認為最重要的是甚麼?
答︰我覺得劇本創作最重要的是對生活的敏感,莫要對一切習以為常。
編劇 郭海浩
劇場創作者,南京大學戲劇藝術碩士在讀,主要參與創作作品有:《世外》、《故鄉》、《國際飯莊》、第九屆烏鎮戲劇節特邀劇目《人間童話》等。
導讀 鍾肇熙
香港土生土長劇場導演及戲劇顧問。先後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演藝學院及瑞士蘇黎世藝術大學,並分別獲頒社會科學學士(主修社會學)、戲劇藝術學士 (主修導演)及文學碩士(主修劇場構作),致力將人文關懷及社會議題融入藝術創作之中。現為香港演藝學院兼職導師及前進進戲劇工作坊「三年共桌」成員。近年參與香港話劇團作品包括:《不散的筵席》、《盛宴》、「風箏計劃」公開演讀(香港站)《三母女》及讀戲劇場《未忘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