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文学
《爱情观自在》看破、放下、自在
甚么是「自在」?
对于一般人来说,要吃就吃,要喝就喝,要玩就玩,无拘无束,甚至不需遵守任何规矩,这就叫「自在」。但这并非佛法讲的「自在」,从佛的角度来看,这种态度并不自在,而是在放纵自己的意念与行为;由于放纵而造就种种恶业,产生种种邪见,人便会堕落,将来也会堕入三涂恶道[1]。
真正的「自在」,不是想做甚么就甚么,而是摆脱「烦恼」(Kleśa)的束缚。「烦恼」在一般人的观念中,通常是指内心的烦闷苦恼或焦虑不安,但在佛教中包含的范围要大得多,它不单指烦躁、苦闷、焦虑,还包括贪婪、执着、自私、傲慢、虚荣、妒忌、吝啬、猜忌、愤怒、憎恨、残酷、愚昧、无知等等。用通俗话来讲,就是所有负面情绪、不好的心理状态。烦恼是一种污染,它的根本源自三毒(Triviṣa):贪、嗔、痴;三毒的根本为「无明」(Avidyā)。無明泛指無智慧或愚癡,是一切煩惱的䝥源,也是一切苦之根本。
无法自主,不得自在
《爱情观自在》是一部从佛学禅理的角度去探讨爱情的话剧。故事一开头,四位主角都是处于一种「不自在」的状态,各有烦恼。阿修本是地产股票经纪,因为厌倦了营营役役的都市竞争生活而选择避世修行;阿正活于未来,担忧婚后的「半生」与「将来」,因此在婚礼上犹疑不决,心不安宁,烦恼顿生;小静活于过去,沉醉往昔恋爱甜蜜,无法接受今天与爱人分离,变成「被抛弃嘅怨妇」,无法自在;而美娜则个性刚强,美娜尝试抓紧现在,做一切事情都要「去到尽」,就连对爱人也会想到「尽情侮辱」、「尽情淫辱」,也不自在。《金刚经》有一段话:「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意思便是如此。从佛教的角度来看,四人都是活于「苦」(Duḥkha)[2]中。小静饱受「爱别离苦」,那是与相爱的人分离而产生的极度痛苦;阿修所体验到的是「怨憎会苦」,他厌倦工作,偏偏又要日日面对,工作与自己两不相容,令他苦恼萬分;阿正是个理想主义者,事事追求完美,不满足,即有所求,「求而不得」,岂不苦恼?美娜所承受的是「五阴炽盛苦」,当五阴集聚成身,如火炽燃,喜怒无常,以使她不能管束自己情绪,却反过来被情绪牵扯,色阴炽盛,四大不调。剧中各人皆有烦恼,一切不能自主,因此不得自在。
观照身心,求得自在
剧中还有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 ─「智源」法师,顾名思义,就是「智慧之源」,那是师父杜Sir巧妙地赋予人物的一个象徵。佛教所讲的「智慧」叫做「般若」(Prajñā),那數对宇宙人生的洞察與认識;換句话說,就數對我們所生存的這個世界以及自我自身的洞察。佛法就是讓我廬䎻認清宇宙人生的實相真理。
「观自在」是观世音菩萨的别名,《心经》的开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就是说观世音菩萨在修行深奥的智慧时,观照觉悟到五蕴都是空幻不实的。「五蕴」指色、受、想、行、识,我们凡夫的身体便是由五蕴和合而成。菩萨因「观」而得「自在」,这种自在是我们本来具足的,无需别人给予。正所谓「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我们要观照自身自心,要用般若智慧把自己的佛性之光观照出来。智源便是「般若」的化身,剧中男女因他而得到启发,在不同程度上观照出自己的不足,从而放下执迷,求得自在。
娑婆世界,一切莫非是苦。而佛教主要的教义是导人离苦得乐。如何远离痛苦而获得快乐呢?在爱情方面,感情若受到过分的发展就容易形成欲望,如偏重于肉体的佔有,到头来就将会演变成自私而束缚的牢笼。另一方面,感情得到昇华,就是爱;爱的昇华,就是博爱;再加以昇华,就是慈悲;慈能予乐,悲能拔苦,慈悲的最究竟,就是大慈大悲,所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因此,我们要学习如何昇华自己的感情,不让它过度畸形的发展,从实践佛法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转化与提昇自己感情的层次,使感性与理性得到平衡与协调,突破感情的樊笼,成为一个觉悟的人。
一念放下,萬般自在
佛教认为,世间一切事物皆为「无常」(Anitya),宇宙萬物,山河大地,一切有情众生,包括我们五蕴假合之色身,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没有因缘,就没有一切。缘起缘灭,世间萬物没有固定不变的自体,一切都在变化,迁流不息,其本性空。宇宙有成住坏空,人生有生老病死,不管内心还是外物,一切就如镜花水月,梦幻泡影,无常便是世间的实相。佛经常说:「无常故苦」。既然凡事皆虚,就不必执着,更不必执着于「不执着」;像智源一样不以「分别」,而是从「无分别」去看世情。唯有对一切现象不起执着,才不会生起爱憎怨恶等烦恼心。
要不起执着,关键在于「修」。相比起阿正、小静和美娜,阿修大概是看破了,年纪轻轻就想到要出家去,所以辞掉工作来到佛寺参禅,一心向佛。阿「修」也是一个隐喻,他所「修」的是甚么呢?佛经有云:「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学佛人首先要持「戒」,例如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然后「由戒生定,由定发慧」,最后以显发般若佛智为目的,进退无碍,心离烦恼,自我圆满,超生脱死,得大自在。
一念放下,萬般自在;唯有放下,才能自在。我们不能放下,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看清宇宙人生的实相真理,只要我们把六根、六尘、六识[3]全都放下,便能找到真如佛性,自然就能够超越生死的界限,离苦得乐。《爱情观自在》的几位角色,在智源的启蒙下,渐渐放下执着,随顺因缘,活于当下,在追求般若智慧的过程中获得了自在。
看破、放下、自在。人生如是,爱情如是。
壬寅初夏
演然
小说家、编剧、〈佛门网〉专栏作者。香港大学佛学研究硕士(优异)。2019年于日本京都国际学术论坛发表有关「空」的研究论文。
[1] 编按:佛教曰,众生存在的世界有六道:三善道和三恶道(又称三涂、三恶趣)。三善道为天、阿修罗、人;三恶道为畜生、饿鬼、地狱。
[2] 佛教的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与五阴炽盛苦。
[3] 编按:眼、耳、鼻、舌、身、意,称之为六根,属生理学意义上的感官;色、声、香、味、触、法,为六根所接触的对象,称为六尘,是物理学上的各类物质;六根接触六尘,从而能判别出事物的异同,称为六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