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文学
一座危楼中的天下—— 专访《天下第一楼》编剧何冀平与导演司徒慧焯
文:香港话剧团戏剧文学部
何:何冀平
司徒:司徒慧焯
《天下第一楼》(以下简称《天》),故事背景讲的是耳熟能详的北京烤鸭,是华语金牌编剧何冀平的成名之作。香港话剧团戏剧文学部邀得编剧何冀平老师及导演司徒慧焯教授访谈,向观众分享这栋「危楼」的「活化」心得。
文:《天》自1988年首演,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三部演出超过五百场的戏宝之一(另两部为《雷雨》和《茶馆》)。如今《天》三十四岁了,当下由话剧团演出粤语版本,地域文化不同,请问何老师有因这版本而修改剧本吗?
何:没有,此剧自1988年首演,剧本一字未改,这次除了普通话转为粤语,剧本没有任何改动。
文:《天》的故事横跨十一载,这群烤鸭店里的人,每一个都充满着生命力,追求尊严,每一个角色都有着中国人的「韧」,甚至连看着一个员警,如何在歷经朝代更迭时,把疑惑转化为顺应,都能让观众产生共鸣。对于这个戏的地基——「人」这个观念,香港观众能在这齣戏里感受到的是什么?
何:一齣戏,每一个人的感受都不同。这个戏,可以看吃喝玩乐,可以看烤鸭的吃法做法,厨艺的煎炒烹炸,有百年老店的企业经营,有人的奋争不息,拼搏不止,有对人生的感嘆,有对命运的不平不甘。我不会想让观众看到什么,倒是期待他们能看到什么。
司徒:这个戏人物众多,我在排练时希望这些角色都能被观众「认识」——即在观众的心里拥有一席之地。他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都在这个世态炎凉的光谱下艰难求存,全剧里没有一个角色是滑稽的,有的只是荒谬的人生。
文:《天下第一楼》涉及许多商业社会的运行之道,当中对于卢孟实为「福聚德」扭转干坤的描写更打进每一个人的心坎,而在香港,「商业」几乎是这座城市的命脉,你们认为香港观众会从卢孟实身上得到何种启发?
何:这个作品在韩国、日本演出时,来看戏的很多是CEO,他们看戏,还要看一家企业怎样经营营运,知人善任,应对危机,抵挡内忧外患,转危为安,这使我很惊喜,因为我在编写的时候,完全没有想到。
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香港人精明能干,不论是大商家还是小市民,都有商业头脑,很多人做过「老闆」,发过老闆梦,结果是有赢有亏,有赚有蚀。就算不是从商,也有为什么踏上坦途,为什么功败垂成,怎样才能东山再起,怎样对待解甲归田的诘问。剧中主要人物卢孟实、常贵等一世奋争,经歷斗转星移,风云变幻,得到什么,失去什么,会不会给人警示警醒,不同的观众会有不同的思考。
司徒:于我而言,主角卢孟实并非单纯的商人,更似是一个时代的创造者。他心中有理想,有谋略,想着怎样去改变这个世界。我非常敬佩这个角色。所以在戏里,我希望把他筹谋着的计划呈现得更清楚。
每次只要一看到最后的那幅对联,我都会感动。这齣戏对于心中有理想、有追求、有愿景渴望达成的人来说,很容易被打动。在戏里,其中一个我想抓住的重要线索,就是「谁是主人谁是客?」
表面上卢孟实是一个「入侵者」,他和周围的人截然不同。但在戏的潜流里,更像「入侵者」的,其实是大少爷和二少爷。我希望在演出时营造出这两人好像并不属于这里的气质,大少、二少和卢孟实之间的抗衡是上半场的冲突重点,直至大少、二少要抢回福聚德之时,卢孟实才会意识到,自己不得不学会放下—— 因为他曾经有雄心想做主人,但他做不到。
其实血缘才是真正的主人,但如果血缘真有如此重要,那么它又是否有利于福聚德的发展?唏嘘感由此而来,这是一种人间的苍凉,观众可以扣连到现实世界中,正在经歷着的人生困境。
文:「民以食为天」,吃饭这件事是萬萬不能耽误,是剧中一重要课题,你们希望观众能通过《天》讲究的「吃」之中感受到什么?
何:饮食,对有上千年文化的中国人尤为重要,我自己也喜欢吃,还喜欢做菜,为了写这部戏,我考取二级厨师证书。「吃」是一门学问,智商高才会懂得煮、懂得吃。戏中的修鼎新,是一个会吃懂吃,研究一世美食的食家,他在戏中有一段关于吃的议论,讲到吃与齐家治国做人的道理,也是我的心声,愿与众方家共赏。
司徒:剧中每一个人说起食物时,其实讲的就是自己。修鼎新用不同的文字去形容美食,王子西怎样看萝蔔丝饼,说的都是自己对人生的态度。这也带出我想抓紧的另一重要线索,就是「人生五味」。
在剧中,一切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都有属于自己的命脉,当我们看着一道精緻的美食被烹饪出来的过程,实际上是上了一堂人生的课。我们看的是人:看人去吃,看人形容吃……这是一个有趣的过程。
文:三十年过去,剧场演出的手段、形式、技法发生很多变化,此剧如今被誉为现实主义经典之作。两位作为是次新版本的掌勺,会以何种手法重新烹调这盘「人生五味」?又期望观众看戏后带走什么?
司徒:这个戏表面上说的是一个家族,故事情节集中在福聚德里的变迁,然而当挖掘得更深入,观众会感悟到于福聚德以外,存在着一个更大格局的世界,而福聚德正正是世界的核心,象徵着时代的流动。
福聚德就像剧中所言的一口「井」,在导演处理和空间设计上,都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井」对中国人来说,有一些比较特别的意义。我们可以在一些成语里找到端倪:坐井观天、井底之蛙等等。我希望通过这口「井」告诉大家:不必侷限自己的眼光,外面有一个更大、更宽阔的世界。
福聚德不断扩张,视觉设计上,观众会看到福聚德不断地变化,愈来愈火红,愈来愈大,但是正因为「大」,新的问题接踵而来:需要管理,需要运营,需要更多的考量,还要面临被人眼红,被人抢等等问题。
既然变化仍在持续,那什么才是最好的?是第一幕,只得一间店铺平房和一班土头土脑的员工;抑或是第三幕,大楼落成,但慢慢进入一个虚伪的年代?
回望这十多载的福聚德,可能最初的时候,就是最好的时候。我希望可以唤起观众的「初心」,就像卢孟实,虽然在最后萬般带不走,但始终留下了一些回忆。
何:现代写意的舞台美术,扎实生活化的舞台表演,意味深长引人深思的结尾设计,都是此次排演的亮点。尤其是将烤鸭的烤炉,这个当年不准任何人靠近的禁区,从幕后搬上舞台,明火明厨,炉火焯焯,都是导演的心思和驰想。
但更重要的是,像曹禺先生说,好戏不是掌声,不是笑声,是观众带着思考走出剧场。一个能够引人思考的戏剧作品,舞台形式的变化只是手段,隽永不变的是主题。
我在香港生活已近三十五年,对香港中西交融的文化,艺术艺能的精湛,从来没有怀疑过。这次,香港作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香港话剧团主导,谢君豪及一班高水准专业演员、舞台美术精英,以现代手法,重新演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经典版本《天下第一楼》,这个消息轰动内地以至海外艺文界。如此阵容,逢此机遇,将我笔下的文字注入生命,展现于众,作家相信直觉,必定成功,拭目以待。
何:何冀平
司徒:司徒慧焯
《天下第一楼》(以下简称《天》),故事背景讲的是耳熟能详的北京烤鸭,是华语金牌编剧何冀平的成名之作。香港话剧团戏剧文学部邀得编剧何冀平老师及导演司徒慧焯教授访谈,向观众分享这栋「危楼」的「活化」心得。
文:《天》自1988年首演,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三部演出超过五百场的戏宝之一(另两部为《雷雨》和《茶馆》)。如今《天》三十四岁了,当下由话剧团演出粤语版本,地域文化不同,请问何老师有因这版本而修改剧本吗?
何:没有,此剧自1988年首演,剧本一字未改,这次除了普通话转为粤语,剧本没有任何改动。
文:《天》的故事横跨十一载,这群烤鸭店里的人,每一个都充满着生命力,追求尊严,每一个角色都有着中国人的「韧」,甚至连看着一个员警,如何在歷经朝代更迭时,把疑惑转化为顺应,都能让观众产生共鸣。对于这个戏的地基——「人」这个观念,香港观众能在这齣戏里感受到的是什么?
何:一齣戏,每一个人的感受都不同。这个戏,可以看吃喝玩乐,可以看烤鸭的吃法做法,厨艺的煎炒烹炸,有百年老店的企业经营,有人的奋争不息,拼搏不止,有对人生的感嘆,有对命运的不平不甘。我不会想让观众看到什么,倒是期待他们能看到什么。
司徒:这个戏人物众多,我在排练时希望这些角色都能被观众「认识」——即在观众的心里拥有一席之地。他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都在这个世态炎凉的光谱下艰难求存,全剧里没有一个角色是滑稽的,有的只是荒谬的人生。
文:《天下第一楼》涉及许多商业社会的运行之道,当中对于卢孟实为「福聚德」扭转干坤的描写更打进每一个人的心坎,而在香港,「商业」几乎是这座城市的命脉,你们认为香港观众会从卢孟实身上得到何种启发?
何:这个作品在韩国、日本演出时,来看戏的很多是CEO,他们看戏,还要看一家企业怎样经营营运,知人善任,应对危机,抵挡内忧外患,转危为安,这使我很惊喜,因为我在编写的时候,完全没有想到。
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香港人精明能干,不论是大商家还是小市民,都有商业头脑,很多人做过「老闆」,发过老闆梦,结果是有赢有亏,有赚有蚀。就算不是从商,也有为什么踏上坦途,为什么功败垂成,怎样才能东山再起,怎样对待解甲归田的诘问。剧中主要人物卢孟实、常贵等一世奋争,经歷斗转星移,风云变幻,得到什么,失去什么,会不会给人警示警醒,不同的观众会有不同的思考。
司徒:于我而言,主角卢孟实并非单纯的商人,更似是一个时代的创造者。他心中有理想,有谋略,想着怎样去改变这个世界。我非常敬佩这个角色。所以在戏里,我希望把他筹谋着的计划呈现得更清楚。
每次只要一看到最后的那幅对联,我都会感动。这齣戏对于心中有理想、有追求、有愿景渴望达成的人来说,很容易被打动。在戏里,其中一个我想抓住的重要线索,就是「谁是主人谁是客?」
表面上卢孟实是一个「入侵者」,他和周围的人截然不同。但在戏的潜流里,更像「入侵者」的,其实是大少爷和二少爷。我希望在演出时营造出这两人好像并不属于这里的气质,大少、二少和卢孟实之间的抗衡是上半场的冲突重点,直至大少、二少要抢回福聚德之时,卢孟实才会意识到,自己不得不学会放下—— 因为他曾经有雄心想做主人,但他做不到。
其实血缘才是真正的主人,但如果血缘真有如此重要,那么它又是否有利于福聚德的发展?唏嘘感由此而来,这是一种人间的苍凉,观众可以扣连到现实世界中,正在经歷着的人生困境。
文:「民以食为天」,吃饭这件事是萬萬不能耽误,是剧中一重要课题,你们希望观众能通过《天》讲究的「吃」之中感受到什么?
何:饮食,对有上千年文化的中国人尤为重要,我自己也喜欢吃,还喜欢做菜,为了写这部戏,我考取二级厨师证书。「吃」是一门学问,智商高才会懂得煮、懂得吃。戏中的修鼎新,是一个会吃懂吃,研究一世美食的食家,他在戏中有一段关于吃的议论,讲到吃与齐家治国做人的道理,也是我的心声,愿与众方家共赏。
司徒:剧中每一个人说起食物时,其实讲的就是自己。修鼎新用不同的文字去形容美食,王子西怎样看萝蔔丝饼,说的都是自己对人生的态度。这也带出我想抓紧的另一重要线索,就是「人生五味」。
在剧中,一切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都有属于自己的命脉,当我们看着一道精緻的美食被烹饪出来的过程,实际上是上了一堂人生的课。我们看的是人:看人去吃,看人形容吃……这是一个有趣的过程。
文:三十年过去,剧场演出的手段、形式、技法发生很多变化,此剧如今被誉为现实主义经典之作。两位作为是次新版本的掌勺,会以何种手法重新烹调这盘「人生五味」?又期望观众看戏后带走什么?
司徒:这个戏表面上说的是一个家族,故事情节集中在福聚德里的变迁,然而当挖掘得更深入,观众会感悟到于福聚德以外,存在着一个更大格局的世界,而福聚德正正是世界的核心,象徵着时代的流动。
福聚德就像剧中所言的一口「井」,在导演处理和空间设计上,都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井」对中国人来说,有一些比较特别的意义。我们可以在一些成语里找到端倪:坐井观天、井底之蛙等等。我希望通过这口「井」告诉大家:不必侷限自己的眼光,外面有一个更大、更宽阔的世界。
福聚德不断扩张,视觉设计上,观众会看到福聚德不断地变化,愈来愈火红,愈来愈大,但是正因为「大」,新的问题接踵而来:需要管理,需要运营,需要更多的考量,还要面临被人眼红,被人抢等等问题。
既然变化仍在持续,那什么才是最好的?是第一幕,只得一间店铺平房和一班土头土脑的员工;抑或是第三幕,大楼落成,但慢慢进入一个虚伪的年代?
回望这十多载的福聚德,可能最初的时候,就是最好的时候。我希望可以唤起观众的「初心」,就像卢孟实,虽然在最后萬般带不走,但始终留下了一些回忆。
何:现代写意的舞台美术,扎实生活化的舞台表演,意味深长引人深思的结尾设计,都是此次排演的亮点。尤其是将烤鸭的烤炉,这个当年不准任何人靠近的禁区,从幕后搬上舞台,明火明厨,炉火焯焯,都是导演的心思和驰想。
但更重要的是,像曹禺先生说,好戏不是掌声,不是笑声,是观众带着思考走出剧场。一个能够引人思考的戏剧作品,舞台形式的变化只是手段,隽永不变的是主题。
我在香港生活已近三十五年,对香港中西交融的文化,艺术艺能的精湛,从来没有怀疑过。这次,香港作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香港话剧团主导,谢君豪及一班高水准专业演员、舞台美术精英,以现代手法,重新演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经典版本《天下第一楼》,这个消息轰动内地以至海外艺文界。如此阵容,逢此机遇,将我笔下的文字注入生命,展现于众,作家相信直觉,必定成功,拭目以待。